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10月25日19时,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玉泉路高年级团支部于玉泉路校区教学楼304教室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活动。活动由团支部书记赵文泽主持,组织委员张樱菲、宣传委员牟成辉负责记录,支部全体成员参加。

活动第一部分为理论知识学习。 赵文泽首先介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内涵,带领全体成员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2024年第3期《求是》杂志上的重要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必须统筹推进。通过原文学习和央视报道视频的辅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增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与使命感。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团结和发展为核心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民族团结。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内涵。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方向,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享复兴荣光的思想基础。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应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理论体系建设;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民族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活动最后,赵文泽作总结发言,希望支部成员将学习成果融入日常学习、科研与生活中,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营造全员参与、共建精神家园的良好氛围。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支部成员深化了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认识。大家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今后将继续团结奋进,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